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我觉得是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因为投资人相对这个世界还是比较渺小的。”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杨世进在接受采访时,表现了他求真、务实的一面。
杨世进信奉格雷厄姆“市场长期是称重机”的理念,投资以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获取成长收益为核心目标,坚持自下而上选股,极其看重公司的“护城河”。北大医学部药学专业出身的他,经历了十余年的研究学习,能力圈范围已经拓展至医药、石化、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多领域,成长为一位行业配置相对均衡的成长股基金经理。
2014年,杨世进加入兴证全球基金,2020年12月起,他与基金经理谢治宇共同管理兴全合宜混合基金(2020年12月9日—2021年12月27日)。2021年7月,在市场高点接管兴全多维价值混合,截至2025年6月30日,他所管理的兴全多维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A份额的任职回报9.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2.72%),在震荡市场中体现出了较好的回撤控制能力。近期,兴全趋势投资混合发布公告,增聘杨世进为基金经理。
在采访中,杨世进强调,所有投资决策都要从风险和收益率角度平衡,“买入的价格很重要,再好的公司一旦价格很贵,一定会极大压缩你收益的空间,从收益率的角度也是不合适的。”他将与基民的关系比喻为“一个团队”,认为互信是共同在市场获益的基础,其“相对均衡”的投资方式旨在努力让投资旅程“愉快一点”。
投资没有万能公式,需要不断积累“解题方法”
2002年,一句“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的广告语,将杨世进引入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专业。完成本硕连读后,他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从事生物医药专利审查。这份工作塑造了他认知世界的底层逻辑,并锤炼了处理海量信息的能力。
2010年,他正式进入投资行业,刚入行时是对煤炭行业的研究,让他加深了对市场的理解,并深刻地感受了周期的力量。对医药行业的研究,则让他从二级市场的角度重新理解了医药,并对创新药、制药企业等不同细分行业的投资研究方法有了更深的领悟。
2014年加入兴证全球基金,是杨世进投资能力快速成长的起点。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助理,他经历了长达6年的沉淀期,其间担任了谢治宇的基金经理助理,并拓展了半导体、军工、新能源等领域的能力圈。他坦言,兴证全球基金给予人才充分的成长时间,“有充足的时间拓展能力圈、尝试不同理念;身边的领导如同武林高手,观察他们的做法并不断思考,受益匪浅。”
在此期间,他提升了对成长期企业的估值理解,深化了对周期的认知,更近距离观察到谢治宇在光伏泡沫期冷静减仓、在本地生活服务龙头暴跌时果断加仓的操作艺术。掌握了多种“解题方法”:如对早期创新企业,观察产品渗透率,适当容忍估值“泡沫”;对成长期公司,他采用PEG模型测算成长溢价;对周期行业则用PB估值捕捉底部反转。
2020年12月,他迈出基金经理的第一步,与谢治宇共同管理兴全合宜混合基金。2021年7月,他在市场高点独立接管兴全多维价值混合基金,并在此后陆续管理兴全合丰三年持有基金,最近还增聘为兴全趋势投资混合的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他所管理的兴全多维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其A份额的任职回报9.2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2.72%),在震荡市中展现出良好的回撤控制能力。
“如同医生对症开方,投资没有万能公式。”杨世进强调,投资本质是“对世界认知的变现”。他将股市运行拆解为三层:表层是股价波动,中间层是市场预期,底层则是客观世界及其运行规律。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宏大规律、产业演进和技术演化路径、公司成长的内在逻辑,是穿透股价迷雾、把握投资本质的关键。“基金经理需要在纷杂的世界里迅速提炼要点,把握核心因素。看准社会大方向,投资会更轻松。”在他看来,每种方法论都是一种“解题方法”,无分优劣,关键在于掌握足够多的方法并在适当时机运用。
“市场长期是称重机”,坚持自下而上选股与适度均衡的成长
杨世进信奉格雷厄姆“市场长期是称重机”的理念,投资以深入研究公司基本面、获取成长收益为核心目标,奠定了其自下而上选股的风格基础。
他的投资框架清晰:战略层面,投资组合需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体现对社会规律和未来趋势的判断;战术层面,以均衡配置、分散投资实现风险收益平衡,这也是他控制回撤、提升持有人体验的核心手段。
在选择具体股票的时候,杨世进主要关注几个方面:首先,判断这家公司做的事情对社会和客户是否有价值。无论巴菲特,还是段永平,他们都说好的生意第一点是给客户创造价值,客户是否喜欢和认可,比如一个车企推出一款车,要从消费者角度来考虑他们是不是会喜欢这款车。第二,如果是成长股,需要看企业生意的发展空间,主要关注渗透率这个指标。第三,看是否具有壁垒。我们会估算公司的市值空间,再评价这个投资行为未来可能会有多少回报。
“其实我觉得‘好公司’和‘好的投资标的’,两者概念不太一样。一家好公司,最重要的特质是企业家精神,第二重要的是核心竞争力,不过核心竞争力是动态的。以医药行业为例,有的公司天生就是好底子,大概率会有好产品、好品牌,而有些公司起点不是很高,但是在不停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续也可能成长为好公司。”杨世进表示。会特别关注公司的付出相关指标,比如研发费用,还有在建工程、人事变化等,这些投入是未来取得回报的基础。
此外,在杨世进看来,买入公司的价格至关重要。“投资所有决策都需要从收益率和安全边际出发,买入的价格很重要,再好的公司一旦价格很贵,一定会极大压缩你收益的空间,从收益率的角度也是不合适的。”
观察杨世进过往的持仓,主要集中在科技、医药、制造等成长领域。对于这一点,杨世进表示,驱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这又与科技的进步紧密相关,所以对科技行业赋予了较高的关注。同时自身的专业和经历也与科技成长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一个公司就好比一堆人在一起做一些事情,做的事情是否有意义、是否能做成,是需要考量的。科技型公司主要关注的是核心技术能力,以及是否能较好地转化为商业上的价值。商业型的公司则比较考验商业模式的组合和管理层的应变能力。在自下而上的选股过程中,我会综合考虑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护城河、景气度及公司估值,评估公司预期收益率和投资风险,对持仓个股不断优化。 ”杨世进表示。
对于医药行业,杨世进认为,医药行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既包括行业层面政策的变化,也包括宏观层面人口、经济等的变化。这个行业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成长,这也是很多投资者提及医药行业的第一反应;第二,一些公司带有周期制造的性质,比如早期的维生素、原料药类型的企业;第三,一些公司具有科技股的属性,比如创新药。
与基民建立互信,让投资旅程更加愉快
真诚、谦虚、踏实,是杨世进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他的坦诚贯穿于整场交流,他极少使用浮夸的承诺和自我推销的话术,并且毫不避讳地分享了一些过往自己在投资上的失误,如在某半导体龙头上的判断偏差,在某医药股上卖出不够坚决……这些对于“错题”的反思复盘也成为他投资进化的养分。
而这份坦诚背后则是他与投资者建立信任意愿。他将与所有持有人的关系比喻为“一个团队”。“这个团队要一起去市场上获得收益,必须增强基金经理和基民之间的互信。”而互信的基础,在于努力让“投资旅程相对愉快一点”。
在杨世进看来,提升“旅程”体验的关键在于组合的防御性,这主要通过均衡分散和风格差异化来实现,其一是个股与行业的分散,除核心配置科技成长,同时关注价值、周期等其他领域的机遇;二是风格的分散,即使同属科技板块,不同个股风格也可能迥异,需采用不同分析估值方法;三是避免极致押注: 警惕单一赛道思维的正反馈循环风险,坚持以全局视野配置组合。
“我的个人性格偏保守,不会通过高换手追逐热点。经历过创业板和核心资产牛市,深知极致风格短期回报诱人,但背后风险巨大。因此我始终坚持均衡分散,希望通过‘适度均衡的成长风格’,相对平稳地分享科技发展的长期价值。”杨世进总结道。
展望下半年的投资机会,杨世进认为整体配置会偏科技成长,并保持适度分散。“整体而言,还是以经济恢复、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为投资主线,在个股操作上,会考虑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壁垒、短期估值及景气度等多方面因素,继续对持仓个股不断优化。坚持以自下而上选股和均衡配置的投资理念为主,以追求长期而稳健的回报为目标。”杨世进表示。
风险提示: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收益有波动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或基金经理曾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及相关公告。观点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兴全多维价值基金成立日2019/06/12,A类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86.29%/4.96%;杨世进管理区间业绩及业绩比较基准(2021/7/16-2025/06/30):9.29%/-12.72%,近五年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2020(44.60%/14.03%),2021(30.10%/-5.79%),2022(-12.39%/ -14.29%),2023(-10.91%/-8.77%),2024(5.52%/14.45%),2025/1/1-2025/3/31(7.74%/1.93%);C类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79.76%/4.96%;杨世进管理区间业绩及业绩比较基准(2021/7/16-2025/06/30):6.72%/ -12.72%,近五年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2020(43.74%/14.03%),2021(30.32%/-5.79%),2022(-12.91%/-14.29%),2023(-11.45%/-8.77%),2024(4.90%/14.45%),2025/1/1-2025/3/31(7.74%/1.93%)。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2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历任基金经理变更情况:2019/06/12-2021/07/15,董理;2021/07/16至今,杨世进。
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混合基金成立日2020/8/28,成立以来截至2025年3月31日完整业绩及比较基准:-29.99%/-8.40%;杨世进管理区间业绩及业绩比较基准(2023/8/28-2025/06/30):9.17%/11.96%;成立以来完整年度业绩及比较基准:2020/8/28-2020/12/31(7.49%,6.59%),2021(-3.49%,-5.79%),2022(-22.88%,-14.29%),2023(-24.35%,-8.77%),2024(8.06%,14.45%),2025/1/1-2025/3/31(7.05%,1.93%)。本基金每份基金份额的最短持有期为3年。本基金业绩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收益率×60%+恒生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20%+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20%。历任基金经理变更情况:2020/8/28-2023/8/27,季文华;2023/8/28-2025/01/23,乔迁;2023/8/28至今,杨世进。2025/07/02至今,朱可夫。
杨世进同类产品管理区间业绩:兴全合宜基金A业绩及同期基准(2020/12/09-2021/12/27):3.87%/-3.23%,兴全合宜基金C业绩及同期基准(2020/12/09-2021/12/27):3.21%/-3.23%,2020/12/09-2021/12/27与谢治宇共管。
杨世进研究经历:2008年9月-2010年7月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任审查员;2010年7月—2011年7月就职于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2011年7月—2014年5月就职于天治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研究员;2014年5月起就职于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自2020年12月9日至2021年12月26日任兴全合宜灵活配置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LOF)基金经理。自2021年7月16日起任兴全多维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自2023年8月28日起任兴全合丰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共同管理。基金管理人对本基金的风险等级评级为R3。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责编:杨喻程
排版:刘珺宇
校对:陶谦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凌辰
京海配资-配资114平台查询-西宁股票配资-股票配资一览表最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